4月23日至25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长卢坤建率团赴香港开展职业教育交流活动,旨在学习香港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探讨未来合作方向。代表团成员包括常务副校长袁国繁、招生与就业办公室主任陈锦辉、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钱芳及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院长祝常红,香港大湾区商学院印国庭先生和李倩容女士全程陪同。
期间,代表团先后访问了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香港职业训练局、香港中电学院、香港中华职教社、香港中华燃气公司及锦龙汽车集团,围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4月23日,代表团首站访问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校长刘建德博士分享了其在产业资源整合方面的实践经验,双方就学科建设、课程开发及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交流。双方表示,未来将探索共建产业学院、共享师资的可能性,并计划通过学术互访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初步对接。此外,针对学生跨境实习、毕业设计等议题,双方表达了进一步沟通的意向,为后续合作提供了思路。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刘建德校长向卢坤建校长赠送纪念品

代表团访问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合影
当日下午,代表团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围绕香港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内地学生就业方向进行座谈,双方探讨了课程体系优化、弹性学制设计等可行性方案。香港职业训练局介绍了其25个训练委员会的平台运作模式,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则提出通过学分互认机制提升专业匹配率的初步设想。此次交流为两地职业教育资源互补提供了新视角,未来双方将就具体细节展开进一步磋商。

代表团访问香港职业训练局合影

卢坤建校长向香港职业训练局熊思晨处长赠送纪念品
4月24日上午,代表团参访香港中电学院,双方就电力与机械工程领域的培训模式展开交流。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提出借鉴中电学院的行业培训经验,未来将通过学员互派、师资交流等方式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中电学院对内地职业教育发展表现出浓厚兴趣,双方约定保持常态化沟通,共同探索合作方向。

代表团参观香港中华燃气公司培训基地
同日下午,代表团到访中华燃气公司,双方围绕能源行业技能标准升级展开讨论。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提出以江门校区为试点,探索“产业园+教育”模式的可行性,中华燃气公司表示愿就安全技术培训等领域保持沟通,并计划回访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深化交流。

代表团参观香港中华燃气公司培训基地

代表团访问香港中华燃气公司合影
4月24日上午,卢坤建校长与香港中华职教社主席黄玉山教授展开深入对话。卢坤建校长表示,香港中华职教社作为连接粤港澳职业教育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其“桥头堡”作用,整合了两地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推动大湾区职业教育标准互认与产教协同创新。黄玉山主席对此强调将依托职教社的跨区域网络优势,搭建常态化交流机制,助力大湾区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对接。双方还就华商职业学院升本规划、民办职教发展路径等议题交换意见,未来计划联合开展专题研讨会,为大湾区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实践参考。

卢坤建校长向香港中华职教社黄玉山主席赠送纪念品

代表团访问香港中华职教社合影
4月25日上午,代表团到访香港锦龙汽车集团,聚焦香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动态与人才需求进行调研。锦龙汽车集团作为香港本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详细介绍了行业技术升级趋势及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双方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技能人才标准制定等议题展开研讨,并就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提出,未来可依托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的学科优势,探索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专项课程等合作路径。锦龙汽车集团对此表示高度认可,双方初步达成“推动产教协同、共育行业专才”的合作共识,并计划通过定期互访细化合作方案。

调研香港锦龙汽车集团现场

代表团与香港锦龙汽车集团梁佰福总经理交流现场
此次访港活动以学习与交流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研讨,为粤港澳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将持续深化与香港职业教育机构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师资互访、课程共建等领域的探索,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对此,校长卢坤建表示“此次访问是两地职业教育互学互鉴的重要契机。期待以此次交流为起点,粤港两地逐步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框架,共同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 | 国际教育学院
编辑 | 方玉琼
初审 | 黄奕琳
复审 | 梁杨清
终审 | 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