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组织全体师生观看阅兵盛况。
国会中心会场

直播期间,我校于广州校区国会中心设立集中观看点,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及师生代表共500人齐聚一堂,共同感受阅兵仪式的庄严与震撼。



两校区会场

退役士兵会场

师生观后感
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 尹旭熙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基层党支部书记,我深感这场盛典不仅是一次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和平教育课”。八十年前,中国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担当,用14年浴血奋战、3500万军民伤亡的代价,为人类正义事业写下壮烈篇章。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这些名字背后,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坚韧,是“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牺牲。今天的阅兵式上,14个排面象征14年抗战历程,80名号手致敬胜利80周年,当战旗方队掠过天安门,那些浸透血与火的旗帜,仍在无声诉说着“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永恒真理。70分钟的阅兵式,45个方队依次亮相,勾勒出新时代中国军队的壮阔图景。徒步方队中,“老部队”的传承与“新力量”的崛起交织:八路军、新四军的后继者们步伐铿锵,军事航天、网络空间等新型作战力量则彰显着科技强军的步伐。装备方队里,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铁甲奔流,无人机群、战略导弹列阵苍穹,曾经的“土枪土炮”已化作“长剑倚天”的底气。这不仅是国防实力的展示,更是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自信宣言。最令我动容的,是维和部队方队的亮相。这支承载着东北抗联血脉的队伍,曾以“土枪土炮”守护家国,如今以现代化装备走向世界。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出兵国,5万余人次官兵用脚步丈量和平,8000人待命部队随时准备出发。从“东方主战场”到“维和关键力量”,中国始终以行动诠释:和平不是妥协的产物,而是实力的守护。作为一名教师党支部书记,我深知阅兵式上的每一面旗帜、每一声号角,都是对未来的召唤。历史不能遗忘,和平需要守护,而教育正是传递这份使命的桥梁。我将把阅兵式上的震撼与感动,融入课堂与支部活动,引导学生们读懂“3500万”背后的重量,理解“国产装备”背后的奋斗,感悟“维和蓝盔”背后的担当。当战机划过天际留下七色彩虹,我仿佛看见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光亮交织。这场阅兵告诉我:今天的和平,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明天的繁荣,需青年用奋斗铸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更要成为“和平的播种者”,让每一代人都能在历史的坐标中找准方向,在时代的浪潮中勇担使命。
数字商务学院 莫桂遇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辅导员和共产党员,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全程观看了直播。当《松花江上》的旋律在耳畔响起,当礼炮声将思绪拉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我的眼眶湿润了——这不仅是一场国家典礼,更是一堂直击灵魂的“大思政课”。14年抗战,3500万军民伤亡,杨靖宇将军胃里仅有的棉絮与草根,赵一曼烈士就义前写给儿子的绝笔信,这些细节不再是史书上的文字,而是化作鲜活的画面。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我深知肩上的责任——我们的学生是未来大国工匠的重要后备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如何让抗战精神在“00后”学子心中落地生根?我将通过“三会一课”、主题班会、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不断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个人追求。纪念大会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面向未来的宣言。它再次警示我们,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但前进道路上依然充满挑战,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未来,我将努力引导学生将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与个人技能报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学习钻研中锤炼意志品质,培养职业道德,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执着信念,努力成为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这次观礼,让我更加坚信: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我将把抗战精神转化为育人实践,努力培养更多“有技术更有温度、有匠心更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让他们在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这一代人的精彩。愿以吾辈之青春,守卫盛世之中华。
健康医学院23中药学1班 邝楚沂
作为一名大学生和中共预备党员,我怀着崇敬之心见证这场承载民族记忆的盛典。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响彻云霄,当国旗护卫队以75步正步迈向旗杆,那一刻,时空仿佛重叠——我看到了80年前先辈们用血肉筑起的长城,听到了“母亲教儿打东洋”的呐喊。战旗方队中,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的旗帜猎猎作响,每一面都镌刻着不屈的抗争史,每一道褶痕都是对“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生动注脚。这场阅兵,是国防实力的展示,更是和平理念的宣言。东风系列导弹、六代战机、无人作战群的亮相,彰显着中国“能打胜仗”的底气;而裁军30万的承诺、多国代表的观礼、中外方队同台受阅的包容姿态,则诠释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大国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感历史的接力棒已传递至手中。阅兵式上,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等新型力量让我明白:科技竞争与文化博弈的“无声战场”,同样需要青年以创新为剑、以团结为盾。抗战精神中“心往一处想”的凝聚力,激励我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当战机划出七色彩带掠过天际,我仿佛看见未来的图景——我们这一代人,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坚实的步伐,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荣光。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传承精神,不是口号,而是将“小我”融入“大我”的行动。
此次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进一步激发了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师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学校将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 | 党务工作部
编辑 | 贾靖玲
初审 | 黄奕琳
复审 | 梁杨清
终审 | 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