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江门校区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场夜间沉浸式消防应急演练。本次活动以“理论先行、实战检验、能力提升”为核心,精准覆盖火灾预防、应急疏散、协同救援与初期处置全链条,有力推动江门校区夜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的持续优化,切实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知识培训:筑牢理论根基



晚上,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在江门校区田径场准时启动。新会区消防救援大队双水镇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张达华同志结合校园消防安全、火灾预防措施、火宅应急处理等方面,细致讲解了宿舍、实训室等重点场所的火灾隐患特性、日常防范要点以及初期火灾的科学扑救方法。张达华针对宿舍用电安全、疏散通道畅通、易燃物管理等关键风险点进行了重点剖析和警示。培训内容翔实,贴近师生生活,有效强化了师生的风险辨识能力和“防患于未然”的主动安全意识。
实战演练:模拟火情,检验能力

6号楼正门

观摩区
晚上8时30分,随着演练总指挥、副校长孙虎一声令下,消防疏散实战演练在6号楼正式展开。演练模拟了6号楼A座623宿舍突发火情的场景,随着烟雾弹的投放,浓烟迅速弥漫,火警铃声刺破夜空。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宿管员确认火情,综合办公室值班人员《根据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响应机制。各部门迅速联动,消防员、保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建立警戒区域,校医在预设集结区域严阵以待。





在辅导员、宿管员的沉着组织下,参演学生迅速用湿毛巾掩住口鼻,采取低姿势沿预定疏散路线快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演练中还特别设置了模拟伤情救援环节,两名学生在楼梯间模拟不慎摔伤和吸入浓烟导致身体不适,同行学生发扬互助精神,背起伤者一同撤离,校医迅速响应,展示了专业的医疗应急能力。


经过紧张有序的疏散与救援,所有师生成功撤离至田径场集结区域。













消防车鸣笛抵达校门后,校门值班保安驾驶电动车引路,巡逻保安同步快速清除校道路障,确保消防车一路畅通无阻,以最快速度直抵“火场”。消防员迅速进入“火场”,搜救出模拟“伤者”并转移至医疗救护帐篷。




江门校区田径场上,撤离成功的师生以行政班为单位保持立姿队列,全程严肃安静。辅导员随即展开快速精准的人数清点,并详细了解学生状况。确认无误后,辅导员向学务部值班人报告应撤人数、实撤人数及人员伤情和被困情况。信息经学务部值班干部迅速传递至综合办公室干部。
总结提升:巩固成果,展望未来


总指挥、副校长孙虎在听取全面汇报后,对演练进行了总结讲话,高度评价了演练的成效。他指出,此次演练响应迅捷、流程顺畅,各部门协同有力、职责明确,师生安全意识显著提升,自救技能初显成效。
同时,孙虎副校长也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完善预案,针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迅速修订;二是深化教育,推动消防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三是强化实训,定期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四是排查隐患,建立台账、限时整改、闭环管理。





演练结束后,为进一步巩固实战技能,双水镇消防站、江门校区校园服务中心随即组织各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师生代表,进行了灭火器实操培训。师生代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认真学习“提、拔、握、压”操作要领,并轮流动手操作灭火器扑灭模拟火源,亲身体验了初期火灾扑救的关键技能,为本次沉浸式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本次演练是江门校区对安全底线思维的生动实践。
编辑 | 范游游
初审 | 黄奕琳
复审 | 梁杨清
终审 | 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