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华职大讲堂”系列活动再启新篇。11月5日,“华职大讲堂”第二讲在博C101教室举行,省级课程思政项目主持人郑锦汤、肖大乔、周期联袂主讲,为全校教师搭建经验交流与实践指导的平台。活动由学校党委书记翁礼成主持。

此次“华职大讲堂”第二讲紧扣课程思政建设核心需求,通过省级项目申报经验的系统分享,助力教师突破教学思维定式,掌握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为学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翁礼成书记致辞
翁礼成书记致辞。他表示,为实现职业本科大学目标,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内涵建设。课程设置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根本目标与学校的内涵建设紧密相连。近两年,无论是教育部还是省教育厅都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而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数量相对较少,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更多的立项机会。因此希望各位教师能提前做好准备,结合此次课程努力思考,以便在明年的立项中争取更多项目。

智能制造与汽车技术学院教师郑锦汤
郑锦汤老师围绕《融思政于专业,育匠才于实践〈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经验分享》展开。他详细介绍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创新实践,提出“专思互融、三阶递进、多元评价”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并介绍了该课程通过修订课程标准、开发教学改革案例、建立专属资源库等措施,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同时他提出创新“五步三导”教学流程,开发配套材料,邀请省劳模进课堂,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思路。

低空经济与商务学院教师肖大乔
肖大乔老师深入阐述了申报工作的关键要点。她强调要精准研读申报通知与评审指标,以此为指引开展后续工作。撰写申报书时,要清晰呈现课程基本情况、思政融入情况及已取得的成效,同时注意撰写的逻辑性和佐证材料的条理性。她指出,课程建设是申报成功的基石,需要注重平时教学积累与思政融入实践,把课程做实做深,才能在申报中脱颖而出。

酒店管理与厨艺学院教师周期
周期老师以《导游基础知识》为例,深入分享了课程建设路径。她指出,课程建设需紧扣思政目标,将素质(思政)目标、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有机融合。在课程设计上,周期老师倡导项目导向模式,通过层进式和循环式项目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思政素养。此外,周期老师还分享了课程评价与教学条件优化的经验,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翁礼成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大讲堂”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熟读和理解上级下发的相关文件,关注文件具体要求与格式,精炼表达内容,形成系统性文书,使得申报书内容入脑入心;第二,要提前做好申报准备工作,借鉴近两年的申报文件做好相关准备,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寻找更高层次的专家打磨内容,提升申报质量。学校将组织专家团队,在文件下达后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以提升申报成功率。
此次“华职大讲堂”第二讲的举办,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注入了鲜活力量,不仅彰显了学校在推进思政教育改革上的坚定决心,更标志着学校在课程思政领域探索实践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来源 | 党务工作部
编辑 | 邹春宜
初审 | 黄奕琳
复审 | 梁杨清
终审 | 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