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4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组建专项考察团,由学校教务部部长刘玉娟带领职业教育研究院、产科教融合办公室及微专业建设与教学中心等多部门,以及各二级教学单位相关负责人、“课堂革命”项目负责人等一行,赴河南、山东两地开展研学考察活动。考察团先后走访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及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学习校企双元育人模式、“课堂革命”典型案例等,为我校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的实施,以及“课堂革命”的全面推行注入新动能。
对标河南建院:观摩SGAVE项目落地实践
在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团聚焦SGAVE项目的实际落地情况,细致观摩课程标准转化、教学资源共建、师资协同培养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核心环节。通过走进汽车技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专业课堂与实训工场,考察团真切感受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如何通过中德合作机制转化为可操作、可复制的教学范式。考察团对该校“校企双主体、工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有了全面认识,认为这一机制有效打通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提供了鲜活范例。



参访淄博职大:体验场景化育人创新实践
随后,考察团转赴山东淄博职业技术大学,重点调研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汽车与低空飞行器学院的建设成效。考察团沉浸式体验了集教学、实训、研发于一体的“真实工作场景化”学习环境,该校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课程体系、以岗位职业标准反哺教学改革的设计思路,让考察团成员深受启发。此次参访进一步明晰了“课堂革命”与产教融合深度结合的实践方向,为我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


走进莱茵科斯特:探寻全链条人才培养生态
在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团深入探访中德智能制造技术公共实训中心、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双跨)培训中心和中德数字经济暨智能制造中心。考察团全面了解到企业以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为参照,结合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构建的覆盖“教育—培训—认证—就业”全链条人才培养生态。其中,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平台、协同培育“双师型”教师等创新举措,为我校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育人机制提供了极具实操价值的实践样本。



此次豫鲁之行,既是一次对标先进的“取经之旅”,更是一场立足长远的“内化之思”。考察团一致认为,德国“双元制”虽植根于特定制度文化,但其重实践、强标准、深协同的核心理念,完全可在中国土壤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未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将立足低空经济、智能装备、现代服务、健康技术等优势专业领域,系统梳理SGAVE项目的先进经验,全面推动“课堂革命”落地见效,强化产科教深度融合,精雕细琢具有华商特色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打造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标杆,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升级贡献坚实职教力量。
来源 | 教务部
编辑 | 赵静茹
初审 | 黄奕琳
复审 | 梁杨清
终审 | 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