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的林统喜老师像往常一样正在教室给学生上课。手机微信收到一位学生发来的信息:
“老师,您在上课吗?”
“您办公室在哪里呀?”
由于林老师正在认真给班级学生授课,没留意到手机的动静,没来得及回复,突然,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林老师被眼前这一幕给触动到了,没想到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给自己送来了这么“贵重”的礼物:一面锦旗。送恩师锦旗的学生叫赖若承,目前在政府部门上班,是一位积极向上、彬彬有礼的年轻小伙子,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总能看到他那阳光灿烂的笑容。

“授业一丝不苟,解惑无微不至,实力毋庸置疑”,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字背后不仅是一段师生情谊的见证,更触摸到了教育最本真的温度。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也许老师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表情都会让学生受益匪浅,林老师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赖同学铭记在心,在即将毕业,在外实习的日子里,不忘回来探望老师。


给林老师带来同样触动的场景来自于去年11月24日的早上某个时刻,由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的6位往届毕业生精心策划。19级数字媒体4班的林美芬、梁玉清、蔡彩碗、马晓京、周惠金、肖丽娜,她们来自于同一个宿舍,因为疫情影响,她们最宝贵的三年大学校园时光几乎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里,还好有像林统喜这样的老师在平时传授知识过程中给她们鼓励和支持,当她们毕业多年后,和老师聊起那些年在教室上课的点点滴滴都觉得弥足珍贵。

来源|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
编辑|邹春宜
初审|黄奕琳
复审|梁杨清
终审|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