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召开国际专班月度会议,总结国际教育工作进展,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校长卢坤建、常务副校长袁国繁、副校长黄俊斌、孙虎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孙虎副校长主持。

会议围绕机制建设、国际化项目及品牌打造等核心议题展开,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化办学作为学校核心战略的发展方向。

会上,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钱芳汇报了专班机制运行成效及上月重点工作进展。她指出,国际教育工作专班已实现常态化运行,学校以专班机制为依托,强化跨部门协同,着力推进海外基地合作项目落地和国际教育创收项目拓展。其中,澳洲实习就业基地、香港教学中心、马来西亚粤菜学堂等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中,国际文化交流与职业教育合作开展顺利,助力学校品牌差异化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通过优化国际研学项目,将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强化学生全球视野与跨文化适应能力;针对留学生群体,构建“语言+技能+文化”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提升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与职业竞争力。国际证书课程体系的完善,则为学生对接国际标准、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重要支撑。

最后,卢坤建校长讲话。他强调,对我们华职而言,国际化办学是品牌,产教融合是灵魂,服务学生是目标,不断改革是动力。他指出,学校领导班子对于国际化办学,是从战略高度进行谋篇布局的。各二级学院、各部门要把实现办学的国际化,作为打造本学院、本部门工作的品牌来抓。我们要形成上下联动,集团、学校、各二级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进一步开拓新的国际化办学资源。我们将面临十年后教育生源(包括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被挤压的困难,而利用国际办学资源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就成为我们的重要策略选择。当下,我们提前十年谋划,并从中探索出一条属于华职特色的国际化办学模式、路径,这是面向未来的一件大事。
卢坤建校长指出,国际化办学是学校应对教育变革、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国际化办学要立足实效为学生拓宽升学、研学及国际化就业通道,以学生成长为核心,通过特色项目打造差异化品牌,将“产教融合”理念深度融入课程设计与管理模式。他要求,二级学院负责人一定要明确国际教育工作主体责任,并将相关工作列入各自的工作台帐,主动对接国际资源,强化语言能力与职业导向教育,通过官网信息整合、辅导员精准宣讲等举措,提升项目透明度与学生参与度。

会议通过系统总结阶段性成果、精准部署未来任务,进一步凝聚了“以海外就业为导向国际化育人”战略的共识,明确了产教融合与品牌创新的实践路径。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锚定“标杆化、实效化”目标,推动国际化办学成果惠及每一位学子,为社会培养更具活力的“华职智慧”与人才力量。
图文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编辑|陈姿婷
初审|黄奕琳
复审|梁杨清
终审|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