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于会议中心四楼报告厅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中工作会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共200余人齐聚一堂,共绘发展蓝图。会议由学校党委书记翁礼成主持。

党委书记翁礼成
本次会议全面回顾学校本学期以来的工作成果,概括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再鼓劲、再出发、再创新辉煌。

教师代表:健康医学院教师唐莉珊
健康医学院教师唐莉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从“教师”视角出发,围绕学校发展并结合个人成长进行汇报,就学科建设、国际合作、技能培养等方面提出展望。



常务副校长袁国繁,副校长黄俊斌、童国梁、孙虎、赵永锋分别围绕各自分管领域作期中工作小结,系统梳理了开学以来的招生就业、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科研创新、国际教育、产教融合等方面的进展与成果,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下阶段工作计划。质量总监姚玉平从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角度,强调了强化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校长卢坤建
校长卢坤建作总结讲话。他立足学校发展全局,深刻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根植于产业土壤,唯有紧密围绕产业动态调整办学方向,才能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尤其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学校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凭借国际化办学的硬件设施与政策红利,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竞争力。面向世界的办学视野不仅体现在与国际教育资源的深度对接上,更转化为打造特色教育品牌的战略选择——通过开拓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元合作平台,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教标杆。在这一框架下,“聚焦岗位”的办学策略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面对人工智能催生的新兴职业形态,学校决定成立职业教育研究院,通过校企联合调研重构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前沿需求同频共振。

在教师队伍建设层面,他提出“双轨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完善企业实践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一线掌握最新技术动态,将产业经验反哺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晋升通道,将社会服务、技能竞赛指导等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形成“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良性激励格局。同时,学校将针对技术研发类岗位设计了专项奖励机制,对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并取得实效的教师给予额外激励,打破传统职教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固有模式,促使教师队伍向“双师型”转型。

在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方面,他针对当前管理系统效率不足等问题,强调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重构管理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学资源智能调配与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启动“云上华商”建设工程,通过搭建智慧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基础设施,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新场景。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学校从传统办学模式向未来教育形态的战略转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卢坤建校长强调,全体教师应聚焦依托产业、面向世界、聚焦岗位、服务产业,以“双岗、双薪、双轨”为目标,锚定“建设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职业院校”战略目标,向产业需求要动能,向治理效能要活力,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十五五”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 | 党务工作室
编辑 | 赵静茹
初审 | 黄奕琳
复审 | 梁杨清
终审 | 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