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搭建师生沟通桥梁,营造书院“家文化”育人氛围,5月20日,由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学务部主办,启超书院承办的“我与校长有约”师生座谈会暨“感恩五月·温情同行”集体生日会在启超书院共融炊烟坊圆满举行。活动以“倾听需求”与“传递温暖”为主线,通过零距离对话与温情互动,展现了学校对学子成长的全方位关怀,诠释了新时代书院制育人模式的温度与深度。
对话校领导:以学生诉求为改革方向

学校副校长黄俊斌及中层干部代表、教师代表与20余名学生代表围坐交流,座谈会由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蒙莉主持。座谈会上,学生围绕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宿舍管理、校园设施等议题畅所欲言,既有对智慧教室设备升级的认可,也提出了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增设跨学科选修课等建设性意见。

黄俊斌副校长全程认真记录并逐一回应,他表示,同学们的声音是学校改革的重要依据,他对学生代表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他指出,通过老师与同学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同学们的真实需求,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现状,对优化和完善我校教学管理、教学运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温情庆生:以家文化滋养学子心灵
在母亲节所在的温情五月,启超书院将母亲节文化内涵与生日会融合创新,在书院为当月寿星学子举办集体生日会。活动现场布置着气球与祝福墙,师生共唱生日歌、分享定制蛋糕,寿星们对着蜡烛默默许下愿望,纷纷聊到这次集体生日会的感受,来自2024级的李同学动情说道:“第一次远离家乡过生日,但书院准备的惊喜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想对父母和导师说,我在华职一切都好。”


活动特别融入“感恩教育”主题,张蒙莉表示:“生日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纪念,更是感悟亲情、师生情的契机。启超书院始终倡导'书院即家'的理念,通过导师制、学长制和多维关怀体系,让每位学子在包容与爱中成长。”


育人新范式: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坐标
作为学校书院制改革的创新实践平台,启超书院始终将“学生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此次“座谈会+生日会”双活动模式,既通过制度化沟通机制赋能学生权益保障,又以人文关怀浸润学子心灵,生动诠释了“管理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育人理念。

黄俊斌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学生的声音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信号,各部门应将座谈会上提出的课程优化、设施升级、宿舍管理、饭堂卫生等17项诉求转化为“任务清单”,确保学期内落实见效。他高度肯定启超书院“家文化”建设,指出生日会、导师制等载体让“被看见、被尊重、被关爱”成为学子日常,彰显了教育的心灵滋养价值。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既体现了学工队伍“俯身倾听”的服务意识,也凸显了书院“以文化人”的浸润式育人特色。随着校院协同机制的深化,我校启超书院正成为彰显学校育人理念的鲜活名片,为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区治理提供创新范本。

来源|启超书院
编辑|陈姿婷
初审|黄奕琳
复审|梁杨清
终审|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