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独特优势,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与关爱呵护,推动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迈向新高度,7月7日下午,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于行政楼715会议室举行“五老”宣讲暨“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广东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现关工委主任苏一凡,学校原党委书记黄桂标等“五老”领导,校长卢坤建、各二级党总支副书记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翁礼成主持。



会议伊始,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学校宣传片。宣传片全方位展示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成就与未来规划蓝图,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学校的认知与认同感,为后续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座谈交流环节,黄桂标书记、苏一凡书记等“五老”领导与各二级党总支副书记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他们围绕学校基本情况及职院升本计划展开讨论,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工作经验,分享了对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成长成才的深刻见解与宝贵建议。特别强调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及青蓝工程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校长卢坤建在讲话中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具体发展情况。他指出,学校自办学以来,依托企业办学的优势显著。廖榕就董事长充分发挥集团资源优势,将旗下太阳城四星级酒店与酒店管理相关专业紧密结合,把4S店打造成智能车与汽车品牌展示的优质平台,创办桃花岛公司,如今又与京东等大型企业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商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学校天然具备校企一体、校企融合的鲜明特色。
在学校治理方面,卢坤建校长表示,去年学校已筑牢坚实基础。通过开展三年行动计划,围绕职教本科指标体系,学校深入开展自我审视与评估,找出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据此制定各项指标,形成了清晰明确、切实可行的办学目标。在此过程中,学校积极探索“厚德、励志、博学、创新”的校园精神内涵。目前,学校正坚定不移地依托产业、聚焦岗位、面向世界、服务就业,稳步推进办学实践。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卢坤建校长强调,整个业态和岗位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专业内涵也随之改变。这一变化要求教育系统,尤其是华商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适应。为此,一是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紧密结合岗位产业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新趋势,推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应新型业态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民办学校在体制和机制上相对灵活,能够更迅速地响应和实施变革,但也需始终坚守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在重大决策上保持谨慎态度。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建立企业人才需求池,积极吸纳企业优秀人才,依托“双聘双薪双轨”发展模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此外,学校还通过开展培训、工会活动以及“我与校长书记有约”等品牌文化活动,激发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凝聚组织向心力。最后,卢坤建校长对两位书记及团队成员表达了诚挚的感激之情,并期待未来能继续得到他们的帮助与指导。

随后,双方围绕校企合作深化、人工智能影响下工科与企业合作模式、课题资金、教师与学生工作管理以及党建工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气氛热烈而融洽。

翁礼成书记汇报了学校党建工作情况,重点介绍了学校在“双创”工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他强调,广州华商职业学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与企业保持紧密合作,致力于打造适应产业需求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在智能制造与汽车、健康医学、数字财经学等专业领域成效斐然。同时,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与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基于岗位需求的项目化教学。目前,学校在广东省内排名位居前列,已探索出结合产业、服务就业的办学理念,并正在进行治理体系的智能化改革,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五老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学校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迈出了新步伐。与此同时,黄桂标书记将书法作品“大展宏图”赠予学校,表达了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黄桂标书记深情表示,他在华商职业学院工作的10年间,见证了学校的蓬勃发展以及学生的茁壮成长,与华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认为,民办学校的举办者若具备深厚的教育情怀,完全有能力打造出具有公办大学水准的优质教育。例如,华商职院已涌现出多位在不同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毕业生。同时,他强调要通过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相信学生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定能在未来创造辉煌业绩。

此外,王勇杰教授向学校慷慨赠书,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进一步密切了“五老”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更为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稳步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来源 | 党务工作部
图片 | 新闻中心 邓闰文
初审 | 黄奕琳
复审 | 梁杨清
终审 | 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