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下午,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召开智能化校园建设专家论证会。会议特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处长高海燕、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主任罗俊、中山大学主任郭清顺、深圳技术大学主任张席四位专家出席会议。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长卢坤建主持会议,常务副校长袁国繁、华商科教集团信息技术中心总监廖青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卢坤建校长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智能化校园建设的总体愿景,表示希望与会专家为方案提出宝贵意见,助力学校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

信息技术中心廖青总监作智能化校园建设方案介绍,内容涵盖前期需求梳理、系统整合、新系统采购与开发、数据中台建设、AI中台规划等方面。方案强调分阶段实施和动态优化,并对各阶段目标进行了初步规划。

研讨环节,四位专家结合数字化教育发展趋势与学校实际,对方案进行深入点评,并提出多项建设性建议。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罗俊主任提出引入“数字孪生”概念,构建虚实一体的教育环境,强调智慧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他建议学校在实施建设过程中注重与规范接轨,完善新系统上线前的审核流程,并关注阶段性实施以及数据标准对接等管理问题。

深圳技术大学张席主任指出,智能化校园建设需以扎实的信息化基础为前提,建议学校应全面梳理现有技术条件、数据标准及前期投入情况,明确短板,夯实基础。此外还分享了智慧实训室建设经验,强调应注重平台整合与AI技术应用,实现课堂内容智能分析、知识图谱构建及就业辅导等功能,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效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高海燕处长结合高校信息化应用经验,强调智能化校园建设应聚焦业务需求,通过技术赋能业务,实现行政运营管理、资金运行管理以及数字审计系统的智能化构建。此外,她提出应构建数据驱动的预警模型,强化风险防控与决策支持能力。

中山大学郭清顺主任分享了不同领域智能化建设顶层设计和规划的经验,以及如何将AI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智能校园建设、人才培养和流程治理。他建议学校从角色需求出发,制定高起点、可迭代的建设方案,推动智能化校园建设持续优化。

会议最后,卢坤建校长作总结发言,为后续工作开展指明方向、凝聚共识。他指出,专家意见兼具专业深度与实践价值,是推动学校智能化建设提质增效的宝贵财富。全体成员要认真梳理、充分汲取建议,在此基础上精准锚定下一步工作的核心目标与实施路径。
卢坤建校长提出,要积极探索二级单位子系统的建设模式,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与教学科研协同机制,实现规范化建设与良性运转。
卢坤建校长要求,全体成员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调动,聚焦具体任务,分头推进,杜绝“雷声大雨点小”的懈怠现象,确保工作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卢坤建校长特别强调,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加强对智能化工具与数字化手段的学习运用,通过技术赋能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与工作效率。

此次研讨会聚焦智能化校园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和关键瓶颈,通过专家研讨形式,明确了建设思路和技术路线,针对现有方案提出了专业优化建议。学校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完善建设方案,加速推进智能化校园项目落地实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文来源|学校办公室 李嘉慧
初审|黄奕琳
复审|梁杨清
终审|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