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强化学校党建引领工作,推动学校党建工作迈向新台阶,7月18 - 19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组织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在校长卢坤建、党委书记翁礼成的带领下,奔赴革命圣地遵义,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遵义红色文化实践研修活动;并于19日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伟大转折地的遵义,召开别具特色的党委(扩大)会议。

此次会议,是在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怀着崇敬之情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认真聆听《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专题讲座、瞻仰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向烈士陵园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之后召开的。上述系列活动,让大家深刻体验到了革命先辈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付出的重大牺牲,深刻领会“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遵义会议的精神实质,深刻领悟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为党委(扩大)会召开营造了氛围,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现实启迪。
此次会议,全体党委委员参会,参加研修班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列席会议并参与研讨。会议围绕题为“重温遵义会议历史,光大遵义会议精神,以党建引领华职工作创新问题研究”,展开了热烈而充分研讨,为学校党建引领学校创新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会议认为,学校要深刻领悟“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内核及其宝贵经验,将其作为治校办学和学校党建工作的行动指南。当前学校虽非生死存亡之际,但须怀有强烈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清醒认识职业教育竞争态势和各种挑战,摒弃转折即坦途的幻想,将学生高质量就业作为核心办学目标与价值体现。为此,学校必须坚持走产教融合特色之路,同时深化内部治理改革。一是建设团结、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二是关键要落实民主集中制,探索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教授治校路径,激发制度活力;三是创新党建工作,尤其要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要求思政教师深度融入学生党建与需求,用心、用情上好思政课,将其打造成推动学校党建品牌化、提升学生归属感与文化认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促进教学建设与工作创新的核心引擎,从而凝聚全校力量,营造争先创优氛围,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

会议认为,此次会议具体3个“特殊”特点,是一次“特殊会议”:一是特殊时间。遵义会议是在90年前、建党14年后召开的。而此次会议是学校建校16年、正处青年的“特殊时间”召开的。二是特殊发展阶段。遵义会议是党在面临生死存亡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而此次会议,是在学校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转折的“特殊发展阶段”、不进则退关键时期召开的,对于华商职院未来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三是特殊发展目标。此次会议,是在学校2024年实施综合体系改革、年初战略研讨会制定的发展目标之后召开的,是华商职院党委历史上的“遵义会议”。
会议认为,全体师生员工既要满怀信心,更要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规划未来十年的发展步骤:一是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全力夯实教育教学品牌基础,聚焦学生高质量就业,落实产教融合,加强专业群、智慧校园和微专业建设,凝炼国际化办学特色、推进职教出海,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建华商职教品牌和党建示范校夯实基础;二是在“十六五”规划期间,走出一条有别于其他民办高校的职教品牌发展新道路,开启华商职院“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篇章。

会议强调,要将遵义会议精神深度融入基层党建和思政课教学,对标“党建双创”指标,聚焦提升思政课“抬头率、点头率、出勤率”,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学生的政治素养培育,为学校创新工作夯实思想基础。要将遵义会议素材和精神融入思政课课堂,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要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自勉,不畏挫折,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思政教师。
会议要求,在党建引领学校创新工作过程中,要发挥民主集中作用,通过统一思想、独立自主、对标对本,优化学校党组织架构,确保党建工作与上级要求精准对标。要坚守办学政治属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党的教育方针,确保改革举措符合上级精神、精准落地。要坚定特色发展道路,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商科为底色,将党建思政文化育人纳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和最重要抓手,以优质就业构筑华商职院核心竞争力。要凝聚思想共识,珍视集体合力,强化各支队伍的思想建设和战斗力建设,确保各项工作与党委决策部署同向同行。要以制度公平、公正、公开促团结,优化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干部作用建设,强化“关键少数”作用,确保执行一视同仁,杜绝“因人而异”。等等。
此次会议,有助于学校在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转折的“特殊发展阶段”、不进则退关键时期,形成共识、促进团结,助力学校沿着2025年年初战略研讨制定的目标阔步前进。
来源 | 党务办公室
初审 | 黄奕琳
复审 | 梁杨清
终审 | 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