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上午,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江门校区水平衡测试和节水型高校申报专家评审会顺利举行。本次评审会旨在通过权威专家的专业评审与指导,系统检验江门校区节水工作成效,为成功申报节水型高校奠定坚实基础。

评审会特邀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牛晓君、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高级工程师黄玉通、广东省南华节能和低碳发展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邵有组成专家评审组。江门市新会区水利局股长赵崇焕等主管部门领导莅临指导。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常务副校长、江门校区管委会主任袁国繁出席会议,江门校区综合办公室主任黄金荣、副主任杨盛文,江门校区校园服务中心经理李引章、集团工程部经理何晓福共同参会。会议由江门校区综合办公室协调组织。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江门校区此次申报创建节水型高校,是深入贯彻落实《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建设节水型高校行动方案(2023—2028年)》等文件精神,响应国家节水行动号召,扎实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的重要举措。

评审会伊始,袁国繁代表学校及江门校区管委会对各位专家、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强调,建设节水型高校是学校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江门校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江门校区自筹建运行以来,始终高度重视节能节水工作,将其纳入校园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此次评审既是对江门校区前期节水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推动江门校区节水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新台阶的重要契机。他恳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要求江门校区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确保评审工作顺利完成,并以此次评审为新起点,持续深化节水型校园建设。

在评审组组长牛晓君教授的主持下,评审工作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第一阶段为现场实地考察。专家组一行在江门校区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校园各关键用水区域,先后察看了教学楼的节水型洁具、学生公寓的智能水表及供水系统、食堂的节水洗涤设施、绿化灌溉系统的节水措施、中央水处理机房以及雨水回收利用等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专家们边走边看,不时驻足,围绕具体设备的节水原理、运行参数、维护管理及实际节水效果与江门校区陪同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交流与问询。


实地考察结束后,进入第二阶段——集中会议评审环节。专家组认真审阅了《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江门校区水平衡测试报告》《节水型高校申报书》及相关支撑材料。广州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就江门校区节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用水管理、成效数据等方面向专家组作了系统汇报。随后,专家组成员结合现场查勘情况和申报材料,进行了严谨、专业的质询与评议。问题涵盖水平衡测试的技术细节、用水定额核算的准确性、节水潜力的深度挖掘、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可行性、智慧水务平台的建设规划、长效管理机制的健全与落实等多个维度。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专家提问,依据实际情况和数据,逐一进行了详尽解答与说明。
经过紧张而高效的评审,专家组对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江门校区在节水型高校创建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节水工作,组织保障有力,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节水设施改造与应用初见成效,宣传教育氛围浓厚,申报材料准备较为齐全,水平衡测试工作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同时,专家组也从专业角度,就进一步优化用水计量网络、加强管网漏损实时监测与控制、深化节水技术改造、拓展再生水利用途径、完善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强化常态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宝贵意见与建议。
袁国繁在评审会总结中对专家组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和精湛专业的指导表示感谢。他表示,专家组提出的建议精准深刻、切中要害。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江门校区将以此次评审为强大动力,紧紧围绕节水型高校建设目标,不断完善节水管理体系,加大节水技术投入,
创新节水宣传教育方式,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校园发展道路,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贡献力量。

此次水平衡测试和节水型高校申报专家评审会的成功举办,为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江门校区下一阶段精准施策、深化节水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 | 江门校区综合办公室
编辑 | 贾靖玲
初审 | 黄奕琳
复审 | 梁杨清
终审 | 潘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