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全面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11月13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举行辅导员队伍建设“菁英计划”开班仪式暨首场专题讲座。党委书记翁礼成,副校长孙虎,党务工作部部长潘京萍,学务部部长金新凯、副部长黄从亮、陆孟彤,二级学院副院长、学务部(团委)全体成员以及两校区全体辅导员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由金新凯主持。

本次系统培训将持续两个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写作、工作案例撰写、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辅导员成长路径五大模块展开,旨在为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理论研究,夯实发展基础
在首场专题讲座中,党委书记翁礼成教授以“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的写作心得”为题,结合个人职业发展经历,深刻阐述了辅导员在职业路径中强化理论研究、推动实践与理论融合的重要意义。翁礼成指出,学校将持续拓宽辅导员职业发展通道,重点构建领导岗位晋升与思政课教育教学双路径发展格局,并配套完善的科研支持与职称晋升机制,助力辅导员实现多元化、专业化成长。

针对思政论文写作,翁礼成分享了具体方法与心得:选题应紧扣时代热点与学生工作实际难点,题目力求精准凝练;结构需符合引文、主体、结尾的规范框架,引文部分应简洁明了,并提炼2–3个核心关键词;写作过程中要坚持“上接天线”,深入理解政策要求,“下接地线”,切实回应现实问题,体现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

案例写作,凝练实践智慧

随后,党务工作部部长潘京萍副教授围绕“工作案例写作技巧”进行实务指导。她系统阐释了高质量党建案例的撰写规范:背景起因应清晰简明,主要做法与成效应具体翔实、突出亮点,并配以4张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景图片。潘部长强调,优秀案例必须源自基层党组织真实实践,具备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价值。

针对案例写作中易出现的结构松散、重点不明等问题,她建议灵活运用数字化工具辅助逻辑构建与语言优化,并通过反复打磨与深化加工,不断提升文本质量。现场展示了“智慧党建赋能高校党员教育创新实践”等优秀案例,以结构严谨、表述凝练、图文并茂的特点,为参训辅导员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会议还分享了“我与校长、书记有约”品牌活动的成熟经验,展现如何通过倾听意见、凝聚共识、构建机制等方式,将日常工作转化为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实践。
明确发展方向,共筑成长平台
本次培训内容充实、针对性强,为辅导员提升科研能力、深化业务水平指明了实践路径。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菁英计划”,不断优化培养机制,助力辅导员在立德树人一线实现更深层次的专业发展与价值提升,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队伍基础。
来源 | 学务部
编辑 | 区雅芬
初审 | 黄奕琳
复审 | 梁杨清
终审 | 潘京萍